两会新礼节作揖(传统礼仪之揖礼)

疫情期间,国内外新闻不断更新,看到有的国家在与人见面的时候践行碰脚行礼,作为华夏儿女忽然感觉我们的生活自带文化属性,着一种油然而生的文化自豪感。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看看疫情期间我们的问候方式,从空军医疗队的医护人员采用了“碰肘礼”。肘碰肘,心对心,相互问候,相互加油!

到两会期间传统文化礼仪中的作揖礼仪成功代替了握手礼,展示泱泱大国深厚的礼仪文化,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显得格外和谐美好。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中华礼节,讲究中正安舒,自然优雅,讲求礼敬在心,简而不繁。

自从揖礼成为两会新风尚,收到不少学员的私信咨询,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揖礼常见疑问点。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一,揖礼应当如何使用?

“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揖”是拱手礼,以站立姿态不需跪拜。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周揖礼可分为天揖、时揖、土揖三种,所谓高揖、长揖是作礼时的高度和时间,而特揖、旅揖、旁三揖是周礼中,王见诸侯的揖礼,《周礼注疏·卷三十一》: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特揖,一一揖之。旅,众也。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揖礼

揖礼是正式礼,胸前拢手,推出为揖,收回为拱。其它如抱拳礼、叉手礼、附手礼以及女子的裣衽礼等,皆由揖礼变化而来。

为表敬重,行礼时可做到:

双掌相叠 手心向内

拇指平叠 双臂抱鼓

足闲两寸 齐眉送出

生活中常用的揖礼站立位有:共立,肃立,卑立,迎立。

共立:适用于平辈间行礼,手朝前推的同时身体和头部自然前倾15度。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共立

肃立:向尊者,长辈或者上司行礼的方式,身体前倾45度。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肃立

卑立:也称垂佩,适用于非常隆重的场合,身体前倾90度。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卑立

迎立:尊者的见面礼,适用于老师对学生,长辈对晚辈,双臂向身体内侧拉近,适用于表达对晚辈的喜爱。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迎立(左)

二,常见孔子画像的揖礼是迎立么?为什么是手指向上的?

我们常看到孔老夫子的画像或雕像会行一种种特殊的揖礼——交手礼。左右手掌皆伸直向上向斜上指,左手在外,左手拇指抚在右手四指低端,右手拇指内扣。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这是孔子作为圣人在接受弟子叩拜时所表达的受礼方式,既不是施礼也不是还礼。 由于自身的超然地位,孔圣不能做揖回礼,因此孔圣两手重叠,略成揖礼的形状,掩抱于胸口,意谓谦逊恭谨拳拳在心之意,所以这个动作乃是受礼而不是还礼。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所以以上的这种行礼方式,真的不太建议也不太适合。

三,揖礼在男女使用时有什么区别?

行揖礼时在乎左右,区分男女。在古代,左右、男女在行礼时差别很大,各有不同的的意义,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礼记集解·卷八》所载“凡拜,男子尚左手,左阳也。‘其拱亦然’凶事则伤左手,反吉也。妇人则吉事尚右,凶事尚左。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男士左手覆右手,正之为吉利,反之则为凶礼。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女士右手覆左手,正之为吉利,反之则为凶礼。

《道德经》中也有:“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

四,叉手礼是什么?

叉手礼是唐、宋、金辽、金、元时期揖礼的一种行礼方式,也叫交手礼。

宋人《事林广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长安十二时辰》叉手礼

与叉手礼相似的还有附手礼,即双手附于胸腹间,在行大礼前站直,表示诚意正心,和现代礼仪的标准姿势很相似。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附手礼

四,女士的万福礼和揖礼的关系是么?

女子揖礼有所不同,与男子相比为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后又出现女子万福礼,双手握拳交叠右手上左手下放在小腹中线,目视下微屈膝。

传统礼仪【揖礼】点燃两会新亮点,全面解读如何作揖有礼

万福礼

女子与人见礼时,会根据身份尊卑、场合以及关系亲疏,会有正身见礼或侧身见礼的不同,侧身见礼多用于地位卑微的人见尊者时或女人初见生人时的行礼方式,因而双手的位置会随之自然放置身前或身侧,成了不同方向的女子敛衽礼,后来演变成后来所谓的侧身万福礼。

侧身见礼并不是真的侧身,而是由于女子经人介绍与生人初次见礼时,不能正身面对生人,所以在见礼时一般是将身略侧,低眉垂目,表现贞静含蓄和恭谨内敛。

其实中华礼节讲究中正端庄,女子行礼也必然正对受礼之人,因此并没有将手故意放于身侧的万福礼。有说法讲目前许多侧身的所谓万福礼,乃是戏剧式的表现方式,演员需要正面对观众,而受礼者通常在施礼的旁边,因此施礼方向需要向左或向右倾斜。

请尊重版权,转发文图请注明出处。

(0)
上一篇 2023年1月12日 下午2:20
下一篇 2023年1月12日 下午2:24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